
保险产品的利益演示上,都有保额一项,很多人都疑问:保额到底是什么意思?为什么有的产品保额非常高,有的产品保额还没有保费高?这篇文章就讲讲:保额是什么意思?该如何解释保额?
01
保额和保费
先说说保额和保费。保费,就是投保人在买保险的时候,交给保险公司的钱,这个很好理解。保额,是保险公司赔付给客户的钱。换句话说,保险公司收的钱叫保费,保险公司出的钱叫保额。
不同的产品,保额的给付次数是不一样的,以常见的产品为例来说:
重疾险、意外险、定期寿,这些基本上都是一次性赔付保额,这个保额也比较好理解,比如买的保额是100万,那就是出险的时候,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付100万。
年金险就不太一样。年金险是以人的生存为条件给付的,到年金领取年龄之后,只要人还在世,就能每年(或者是每月)领取生存年金。这笔钱也是保额,这个保额不是一次性的,是多笔给付的。
不管是哪种产品,保额都是保险公司给付给客户的一笔或者几笔钱,可以理解为一种保障,保障的金额有高有低,保障的具体金额就是保额。
以保障险(比如意外险、重疾险)为例,保额一般以1000元为单位,每1000元对应的保费就是这个保障的价格,也就是费率。
对产品定价的时候,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,投保对应的价格表就是常见的费率表。
02
费率表

费率表是连接保费和保额的一个价格表。也可以理解为购买每1000元的保障对应的单价。这里以两种产品为例说明一下:
重疾险

一般买重疾险的时候,都会先决定买多少保额,根据保额,再看对应的保费需要多少钱。比如30岁的人,要买50万的保额,分30年缴费,就可以根据以上信息,从费率表上算出需要多少保费。(重疾险的保额一般都是1000的整数倍,算出的保费一般都是有零有整,比如保费为9837元 。)
年金险

年金险和重疾险不太一样。年金险一般是从保费去计算保额(也就是能领取多少生存年金)。比如30岁的人,100万的保费,在65岁的时候开始领取年金,也可以从费率表上算出保额。(年金险的保费一般都是1000的整数倍,算出的保额有零有整,比如保额为46729元,也就是每年领取年金46729元。)
03
不同产品的保额
不同类别的保险产品,保额的意义也不太一样。这里以三类产品为例说明。
① 重疾险
重疾险的保额比较好理解,保额就是出险时,保险公司赔付的金额。比如保额50万,那就是赔付金额为50万。类似的还有意外险、定期寿、定额终身寿,保额都是未来保险公司一次性赔付的金额。
② 年金险
年金险的保额一般是指领取的年金金额,有些产品,还可以选择按月领取或者按年领取,在确定了领取年龄和领取方式之后,会有一个对应的保额。这个金额就是每次领取的年金。
和保障险(重疾险、意外险、定期寿等)不同的是,年金险的保额是多次给付的,不是一次性赔付。这也解释了,年金险的保额为什么看起来没有重疾险的保额那么高。年金险的保额,不是单一的一笔金额,而是持续稳定的现金流,可以理解为养老生活的保障。
③ 增额终身寿
增额终身寿作为过去几年保险市场上的主流产品,在产品形态上,和其他产品最大的不同就是保额是不固定的。
保费确定时,会有一个对应的基本保额,也就是第一年的保额,在这个基本保额的基础上,之后的保额会按照一定的比例逐年递增,而且是终身增长,所以叫增额终身寿。
增额终身寿的基本保额非常低,但是这个保额基本上不会影响到投保人的实际利益。因为保额逐年递增,从长期来看,保单的利益还是非常可观的,而且利益都是确定的。(分红型增额寿的利益会有固定部分和不确定的分红部分。)
所以,综合以上来看,不同类型的产品,保额的意义完全不同,相互之间也没有可比性,比如意外险的保额和年金险的保额,就没有可比性。
另外,保额只是保险产品的指标之一,在选择产品的时候,还是要综合多个指标去衡量,多方面都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,才是最适合的产品。